吕祖五言律诗解
常遵先
民七,余客粤,海军总长林悦老,命赴诏安,组督军行署。翌年,调驻汕头。友人玄中子,本闽中巨族,家富藏书,惟东坡先生所书《吕纯阳祖师五言律诗十六章》最所珍贵。据云系其曾祖总督陕甘时,遇天山老僧所赠。归田后,即服膺斯道。八十九岁,童颜鹤发。一日,老僧来,畅叙数日,乃随去,追之不及,遂不知所终。玄中子光复时,在云南军中,遇于野外,呼与言笑,转若十五六童子矣。并嘱玄中云:“儿有清福,速归读纯阳诗,七八年后,自有人告汝。”直上高峰而去。玄中子访道数年,与余谈极畅,出诗质之。余阅字确为东坡亲笔,而诗句中字韵,多与坊本不同,心亦爱极。日俟公余,必与玄中子商解数时,恒午夜忘倦。兹特将当年笔记,依次录之,愿与海内外高贤一商榷焉。
一
省识旬旬理,文光眉岱开;金童登锦帐,玉女下银台。
虎啸天魂住,龙吟地魄来;有人明此道,立地返婴孩。
玄中子问:“上两联何义?”余曰:“内省不疚,能识百日全贞之道。即孔子所谓三月不违仁也。保守百日,自有祥光发现眉间。”
考相书,印堂主文学,故曰文光;至金童,指阳炁;玉女,指元精;锦帐,是青宫;银台,是丹田。于是紫炁由青宫而起,元精从丹田而生矣。
玄中子云:“天魂应在龙宫,地魄应藏虎穴,何反云虎啸魂住,龙吟魄来,岂坡公笔误耶?”余曰:“否。此真玄机也。《黄帝内经》云:魂藏于肝,魄藏于肺,精蓄丹田,化为玉液清泉,上升天地,以润华盖。华盖者,肺也。《内景经》云:肺部之宫似华盖,下有童子坐玉阙。《参同契》云:金为水母,母隐子胎;水为金子,子藏母胞;真人至妙,若有若无。言肺得子母相需之道,玉阙清净,童子自可归来安居。然气感相通,魂亦爱与晤聚。因金和不克,木炁畅达,魂亦舒适也。《黄庭经》云:肝部之宫翠重里,下有青童神公子。盖肝清则魂住,魂魄最喜聚居,恒相往来。《参同契》云:举东以合西,魂魄自相拘。此即降龙伏虎,魂魄双修之道也。夫丹道不出互藏,修养不外阴阳。先天阴阳并立,是以东西为天地之纬,而虎纬于卯,龙纬于酉,因卯酉乃刑德之门也。何故?卯应春分,为庚金受胎之处;酉应秋分,为甲木受胎之地。金主刑克,木主德育,而胎养所系,二气咸通。故《参同契》云‘龙西虎东,建纬卯酉,刑德并会,相见欢喜’者即此义也。有人能明解此道,立地可以返其婴孩时之真像耳。”
二
姹女住南方,身边产太阳;蟾宫烹玉液,龟泽炼琼浆。
过去仙留饮,撄来我独尝;一杯延万纪,物外任翱翔。
玄中子曰:“姹女,即地魄乎?”余曰:“然。肺下有玉阙,乃姹女居室。肺居人身极高之区,故象南方。肝居肺左,故云身边。肝为炁府,上升则光发两目,而目名日月,故曰产太阳。蟾宫,即玉阙,乃金水相生之外,本玉液之源流,故云烹。龟为北方之精,龟泽即下丹田,精水所蓄之处,文武火煅之炉,故云炼琼浆。由此两处经过去之酥酩,即神仙所留之饮料。撄来我独尝,所用我字,指元神,即佛家舍利子也,亦丹经所谓黍珠之增(此现见《详注六部经解》)。所以一杯万纪,物外逍遥也。《参同契》云‘伏炼九鼎,化迹隐伦,含精养神,通德三元’者是也。”
三
顿悟黄芽理,阴阳禀自然;乾坤炉里炼,日月鼎中煎。
木产长生汞,金烹续命铅;依时勤采取,白日上冲天。
黄芽,即黄庭中金丹之芽。顿然悟得萌芽产生之理,实禀乎阴阳之自然,本先天木公金母之炁所化,由无意中所得来,故曰自然。
玄中子云:“三四两句太平淡。”余曰:“不然。此理古人不肯轻道。尝有修养一生,而不通日月鼎中煎之解者。夫干阳坤阴,水火相济,聚于炉中所炼丹砂,人所共知。而左目为日,右目为月,目中童子,一并拉来安在鼎中,此则千古仙机,不肯露泄者。故释道家只云垂目而坐,又云合目静养。惟孔子《论语》则曰:闭目养神。余今于此解明,方知余谓孔门修养,是明以告人。释道是暗指引导,不肯全说。即此可知,汞是阳火,铅是阴精;火生于木,水生于金也。果能依时采取,自可白日飞升矣。”
四
宇宙产黄芽,经炉煅作砂;阴阳烹五彩,水火炼三花。
鼎内龙降虎,虚中龟遗蛇;功成归化外,自在乐烟霞。
玄中子云:“黄芽产在丹田,何云宇宙?”余曰:“即此可知余解第三首为不错。坎乃水府,水生于金。金为华盖,居于极高;坎为北海,居于极低,故像以宇宙二字。金水相生而得金丹之芽,必经炉火煅炼方成砂也。三四句,即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之义。人身有金木水火土五行,炁分五色,故云五彩。尝藉阴阳烹炼,上朝天池。三花经水煅就,方克由五龙捧圣,上聚天池,下润琼楼玉宇耳(见《详注六部经解》中)。龙降虎,指进火煅砂,故曰鼎内。修炼家必先炼蛇息龟缩之法,如大蟒得道,能修成蚯蚓之小;龟灵得道,能头缩壳甲之中。即是肾根缩小,如童子形,所谓返老还童者是也。女子则两乳平坦,癸水不来,又所谓闭关者也。下关一闭,方是渡雀桥之时。此下丹田之证,故曰壶中。此功告成,可超脱物外,居自在之天,得烟霞啸嗷之乐耳。”
五
要觅长生路,除非反九关;都来一味药,刚到数千般。
汞自鼎中取,丹从炉里还;依时服一粒,立便返童颜。
玄中子云:“何谓反九关?”余曰:“人身作用,全在九窍,学长生,当知闭反九关之道。九关不闭,真阳不生,黍珠不产。故闭关,则大药集聚,如千般云合,将其纳入丹炉,取鼎中汞以炼之,则成还魂九转丹矣。再依采取之时间,以服之,立成童颜也。即子午安炉,文武锻炼之法。然必依阳阴气候,进退修养。如冬逢复卦,乃干阳进气之机,正宜培植根本,以合元神,即邵子所谓地逢雷处见天根者是也。夏逢姤卦,又坤阴渐长之际,正宜休养胎息,以固根基,即邵子所谓干遇巽时观月窟者是也。果能依此气机加以修养,何难不立返童颜乎?”
或谓《扬善社半月刊》编者多以五经强解佛老之道,余曰:“《易经》,乃儒家道书,无论三教,不知易理卦气,何能明天地阴阳,百依时修养耶!尝闻释道中有谓佛老是必离家入山,与孔子专重人伦不同,且佛是要死去再来者。嗟嗟,何诬圣之甚耳!佛老不重人道,何以汉朝尚有老子后为显宦者,至今犹有佛民之书?若果死去再来是身入轮回,岂不与佛经自相矛盾?此老麻僧对藏地愚民之策,岂可云教乎?人贵明理,此尚不明,而可枉言学佛耶!央掘罗云:汝修蚊蚋行,无知宜默然。吾辈诚宜默然也。”
六
姹女住瑶台,莲花满沼开;金苗从此出,玉蕊自天来。
凤舞长生缕,鸾歌续命杯;有人明此道,海变已千回。
玄中子问此诗意。余曰:“姹女,月中仙子也,《参同契》云‘河上姹女,灵而最神’者是也;瑶台,即玉阙,仙子住其中,生气勃勃,如满沼莲花,得气而开;金苗,即金丹;此字指华盖,即金生水也;玉蕊,指玉液;由天池而下,故云自天来;凤鸾,指精神也,神清炁舞,精煅成章,皆阴中之小阴阳也。陈抟云:鸾飞凤舞见精神,别有阳阴大小分。世人故未闻耳。人能明此中道理,则长生不老,沧海桑田已变千回矣。《五篇灵文》云:坤宫乃产药川源,阴阳交媾之处也。”
七
亘古灵珠子,根元起甲庚;水中闻虎啸,火里见龙行。
进退穷三候,参乘用八纮;冲天功行满,寒暑不能侵。
玄中子云:“此与第一首义同否?”余曰:“稍深。所谓灵珠子其根基元本出于先甲三日,后庚三日,因药苗三日至八日行于甲方,始老而可采。至下弦二十三日行于庚方,而成退火之机矣。先天坎在西,离在东;后天坎在北,离在南。因相生之义,故云虎啸于水,龙行于火,即先天而后天也。《庄子》云‘黑虎魂灵白虎星,火龙胎气出青龙’者此也。皆指卦气错纵之义,采药运火之法。是以继言穷三候,以定进火退符之时。参乘者,参伍相乘,变化之妙。八纮,指八卦。迨到冲出天门,内外功行完满时,则冬可衣葛,夏可衣裘,寒暑无害耳。”
八
我悟长生理,太阳伏太阴;离宫生白玉,坎户产黄金。
要主君臣义,须存母子心;九重神室内,虎啸与龙吟。
玄中子曰:“太阳伏太阴何也?”余曰:“太阳指炁;太阴指精,即炼精化炁也。仙经云:命门合精延,守我身黄宁。黄宁者,脾神也。修炼家必取命门真火,合和肾精。肾命坚固,华芝日生。男女修炼知此者,返老还童。仙经云:芒精六合房,回者变皓形。又云:守命核桃康。桃康者,坚中司命之神也,其功大,其居广。有时在六合,运用河车而还精补脑。仙经云:桃君守六合,勒精卫泥丸。即离宫生白玉也。有时在天谷,秘修昆仑,仙经云:保符泥丸内,守神曰桃康。有时在内肾,即坎产黄金也。盖一指是太阳膀胱命火,一指是太阴脾经也。果能运火煅肾精,而合和黄宁,自能化精成炁。此伏字义,为道家根本之学,浅见浅闻者,梦想不到也。南方有玉液可取,北方有金砂可提,然须知君臣主奴,不可以砂作丹。而《参同契》云‘子生母中’之道,尤贵深知。九重神室,指黄庭中也。百神会聚,故有虎啸龙吟之兆。”
九
灵丹产太虚,九转入重炉;浴就红莲颗,烧成白玉珠。
水中铅卌两,火内汞千铢;宴会瑶台后,升天任海枯。
玄中子曰:“灵丹宝物,何以产自太虚?”余曰:“可知余解灵丹为元阳不错耳。盖由无生有、由有入无。《五篇灵文》云:无中生有,有中生无;无因有激之而成象,有因无感之而通灵。《黄庭经》云:呼吸元气以求仙,无英公子真上玄。又云:含精养气口如朱,带执性命守虚无。《洞经》云:无英真上玄,玄中元素气,无英木公长子,号金公。《悟真篇》云:金公本是东家子。能化元气,从虚无中生,即丹产太虚之义也。《内景经》云:惟待九转八珍丹。人能九转金丹,八转琼丹,方能学长生。因九四属金,三八属木,东成西就,金因木运,琼浆入口,名曰九转八琼丹,即金液大还也。重炉者,黄庭也,黍米入中,沐浴成莲,进火煅炼,方成玉珠,即《内景经》云‘三十六咽玉池里,颜色光生金玉泽’是也。采药一两,必进火二十四铢,即铅汞八两,共合一斤之义。此乃九转吞啖之法,不得真谛,岂能知乎?故有升天之兆。”
十
姹女玉华君,侍书居左宫;炉中七返毕,鼎内九还终。
悟了鱼投水,欣同鸟锐笼;纵教年耋耄,立地变冲童。
玄中子曰:“姹女名玉华乎?”余曰:“否。天上有玉华仙女,居无欲天,为玉皇左侍书。谧曰玉华君,主下界三十六洞学道之流。特藉以比阴丹也。《内景经》云‘烧香洁手玉华前’者是也。《参同契》云:九还七返,八归六居。盖二七为火,在人为心。心有七窍,灵液由冲脉下流,达于规中。规中者,庐间也。《内景经》云‘七液流冲润庐间’、《外景经》云‘七孔通达永不老’者,即此之谓也。四九为金,在人为肺,肺名华盖,下有玉阙,能生九液,即金生水也。七液者,心中灵液,乃内丹根芽。九液者,乃肾中真液,为外丹根本。由下丹田而翻返上鹊桥,降落玉阙,是名九还丹,即金丹也。《参同契》云:临炉施条。又云:伏炼九鼎。故炉鼎,皆取譬之义,喻心肺两部也。然皆采药炼丹之功,若悟透阴阳和合之道,存养黄庭,则如鱼得水,不难脱形出壳,若鸟出笼樊也。纵耋耄之年,亦可返童子时矣。”
十一
盗得乾坤窍,阴阳系大宗;日魂招活虎,月魄制生龙。
运宝昆池浴,还珠合浦封;有人通此义,万载不龙钟。
玄中子曰:“此诗义较深乎?”余曰:“一而二,二而一也。乾坤法窍,全在河图洛书。乾坤真奥,大宗一系,全出阴阳,即太阴太阳,如一夫一妇,所出派系,均为大宗,其义即在魂招魄制一联。《参同契》云:龙西虎东,建纬卯酉。《金丹四百字》云:日魂玉兔脂,月魄金乌髓。谓坎中一阳,乃东方之卯兔;离中一阴,乃西方之酉乌。盖后天之坎离,正先天之乾坤,而先天之坎离,适在后天酉乌卯兔之上。故东家兔脂,能招西江之月魄;西方乌髓,能制东天之日魂也。若运宝还珠,又即寄养上丹田、封守黄庭者也。果能通此,虽万载不至耋耄龙钟矣。”
十二
个个觅长生,根源不易寻;要贪天上宝,须弃海中琛。
炼就水中火,烧成阳内阴;祖师曾示训,砂里洗黄金。
玄中子曰:“水中火,阳中阴,何也?”余曰:“此即探源之义。天上宝,神也。海中琛,精也。能于精水中寻得一点真炁,以炼黍珠;再于纯阳中求一点真阴,以结金光,是为全功。即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也。先天坤卦,后天坎卦,均在北方。坎水中爻,属阳、为火。先天干卦,后天离卦,均在南方。离卦中爻属阳。能于坎中得阳炁鼓动,上还离中,再将离中阴炁驱降入坎,则仍返先天乾坤,即是修炼家探本还源法。柳华阳云:天机秘密,欲求其根源,如以神顺此精,由自然之造化,则人道成;若以神逆此精,修自然之造化,则仙道成。即此义也。砂里黄金,即精中阳炁也。”
十三
灿灿金丹子,玄玄造化功;三才成六六,四象返空空。
胎气微微白,童颜渐渐红;一丸还九九,霄汉任冲冲。
玄中子云:“三才成六六者何也?”余曰:“此祖师述光华灿烂之金丹,其玄理与天地造化之功相贯通。自一画开天,三才定位,而道学乃明。盖三才成于八卦。而八卦乃十二阳爻,二十四阴爻,合成三十六爻,即六六三十六也。邵康节云‘三十六宫皆是春’者此也。若四象,又分少阴少阳,错纵翻返,由八卦而至六十四卦,复由六四而返先天,以至无极空蒙之道。于是胎气微微而现白光,婴孩渐渐而成红孩儿矣。八一功成,九还丹就。服此一丸,则冲霄凌汉耳。”
十四
万物生于土,黄庭隐上仙;青龙嘘紫气,白虎吐乌铅。
悟者子投母,迷应地作天;笑他盲炼客,百计补丹田。
玄中子曰:“此言炼己功乎?”余曰:“然。师言土生万物,仙在黄庭,不在丹田耳。真一语打破鸿蒙,泄尽古今不言之天地大蕴也。《黄庭经》云‘黄庭内人服锦衣,重掩金阙密枢机’者是也。汞为龙性,东方之木也,其色青,其神名无英,《内景经》云‘肝部之宫翠重里,下有青童神公子’,即紫气东来也。铅本虎精,西方之金也,其色乌,其神名皓华,《内景经》云‘肺部之宫似华盖,下有童子坐阙’,即金生水也。悟者能明子投母之神妙,迷者应求地作天之玄机。若谓养丹必在下丹田中,如此盲修,虽百计补丹田,不过保精延年,终不能脱轮回之道。妄言学仙,岂不令人笑倒耶!”
十五
二十四神清,三千功行成;风云从地出,日月照天明。
玉液黄婆酿,丹田赤帝耕;个中真妙理,悟透便长生。
玄中子曰:“是否于廿四节气中,神清心净乎?”余曰:“否。陈泥丸曰:一阳复卦子时生,午后一阴生于姤。守阳真人云:子行三十六,积得阳爻百八十数;午行二十四,合得阴爻百二十数;盖阳干九也,阴坤六也,以四堞之,故得六、廿四两数也。此其用耳。至于体实,则是《内景经》所云:兼行形中八景神,二十四真出自然。言人身分上中下三部,每部有八景神,三八二十四真,系出于自然,人果精思存念,驾河车而搬运之,则廿四真神,皆安静清闲矣。于是三千功行完成矣。云从龙,风从虎,皆由地中生。地中者,坤土也,谓龙虎风云变幻之道,皆从坤土中胎养而成(详见《六部经解》中)。日月,指两眸子。回光反照,天庭自发光明,释家又谓之天眼(详见《六部经解》中)。黄婆,中宫主妇,能酿金波玉液,即土生金也。赤帝子,火龙也。先天离卦在东方,中丹田邻于咫尺。耕者,火生土也。此个中有玄妙真理,能悟解透彻,便可修养长生矣。《道藏》中刘真人云‘自剥返干,由坤变干,而为纯干,则真性自如,我命可立’者,即此义也。”
十六
妙妙妙中妙,玄玄玄更玄;妙中无有道,玄外有无仙。
合掌珠胎隐,昂头月魄圆;双修功行满,直上大罗天。
玄中子曰:“此诗义较深?”余曰:“然。钟离真人云‘元炁三妙通神明’,即阳光三现,大药产生,是为妙中妙;《内景经》云‘阳风三玄出始青’,即一阳来复,从三玄之内,出乎始青之天,是以玄更玄;《道德经》云‘常无欲以观其妙’、《参同契》云‘真人之妙,若有若无’、《内景经》云:‘师父师母丹玄乡’,此皆丹家内外动静,阴阳消息之妙,即在玄丹之乡也。故《道德经》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仙师所以教人于无中求妙道,有外觅仙机也。合掌,是珠精结胎之始;昂头,是炼神锻魄之时。不出双修之妙。到功纯果满,自然飞升而成大罗天仙矣。”
上吕纯阳诗十六章,余与玄中子研究于粤东沱江之上,凡两阅月。玄中子确具宿根,克明明德,曾与余有西湖肥遁之约。余南旋,理庐墓,修谱谍,以完子职。经十余载,而湘中罹匪祸,劫掠之下,恒产荡然,乃添内顾之忧,因妻孥幼艾,不得不稍尽人事。此老氏优游柱下,曼倩游戏人间,亦缘人事未尽耳!故玄中子湖上之招,云中子天荡之游,真师天山之约,都不克践于一时矣。然于道学,浪游四十年,从未向人道及一语者,不欲骇世也。近感《金刚经》佛言:受持此经,至四句偈以靠人者,其福胜恒河沙数,七宝乃身命有施。又苇氏问六祖云:昔梁王问佛,建庙供佛,功德如何?佛答以无功德者何也?六祖对曰:彼求个人之福,非济众生,故无功德。于是决意将《大学》、《中庸》、《道德经》、《阴符经》、《金刚经》、《心经》六部详加注解,阐大道之源,以公同好。现脱稿者已有两部,正在整修付梓也。希冀世界同仁,先于家庭教育,同负此道德之诚。俾后起者,保存其良知良能之养根,以止于至善,岂非和平之根哉?因暑中休息,聊作此同解以遣光焉。
或曰:“君以北派法解此何耶?”余叹曰:“时势使然。”特引《黄庭经》、《参同契》、《悟真篇》语意,识者自明。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
附录《吕祖全集》本:
五言律诗
其一
悟了长生理,秋莲处处开。金童登锦帐,玉女下香阶。
虎啸天魂往,龙吟地魄来。有人明此道,立便返婴孩。
其二
姹女住南方,身边产太阳。蟾宫烹玉液,铅户炼琼浆。
过去神仙饵,今来到我尝。一杯延万纪,物外任翱翔。
其三
顿悟黄芽理,阴阳禀自然。乾坤炉里炼,日月鼎中烹。
木产长生汞,金烹续命铅。世人明此道,立便返童颜。
其四
宇宙产黄芽,经炉煅作砂。阴阳烹五彩,水火炼三花。
鼎内龙降虎,壶中龟遣蛇。功成归物外,自在乐烟霞。
其五
要觅长生路,除非认本元。都来一味药,刚到数千般。
丹鼎烹成汞,炉中炼就铅。依时服一粒,白日上冲天。
其六
姹女住瑶台,仙花满地开。金苗从此出,玉蕊自天来。
凤舞长生曲,鸾歌续命杯。有人明此道,海变已千回。
其七
古往诸仙子,根元占甲庚。水中闻虎啸,火里见龙行。
进退穷三候,相吞用八纮。冲天功行满,寒暑不能争。
其八
我悟长生理,太阳伏太阴。离宫生白玉,坎户产黄金。
要主君臣义,须存母子心。九重神室内,虎啸与龙吟。
其九
灵丹产太虚,九转入重炉。浴就红莲颗,烧成白玉珠。
水中铅一两,火内汞三铢。吃了琼台宝,升天任海枯。
其十
姹女住离宫,身边产雌雄。炉中七返毕,鼎内九还终。
悟了鱼投水,迷因鸟在笼。耄年服一粒,立地变冲童。
十一
盗得乾坤祖,阴阳是本宗。天魂生白虎,地魄产青龙。
运宝泥丸住,搬精入上宫。有人明此法,万载貌如童。
十二
要觅金丹理,根元不易逢。三才七返足,四象九还终,
浴就微微白,烧成渐渐红。一丸延万纪,物外去冲冲。
十三
个个觅长生,根元不易寻。要贪天上宝,须弃世间珍。
炼就水中火,烧成阳内阴。祖师亲有语,一味水中金。
十四
万物皆生土,如人得本元。青龙精是汞,白虎水为铅。
悟者子投母,迷应地是天。将来物外客,个个补丹田。
十五
二十四神清,三千功行成。寒云连地转,圣日满天明。
玉子偏宜种,金丹岂在耕。此中真妙理,谁道不长生。
十六
妙妙妙中妙,玄玄玄更玄。动言俱演道,语默尽神仙。
在掌如珠异,当空似月园。他时功满后,直入大罗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