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张伯端共16篇

《金丹四百字》注释

志真子·汪伯英註釋洪碩峰校訂 洪秀英編輯 真土擒真鉛,真鉛制真汞;鉛汞歸真土,身心寂不動。 “真土”者,便是“一念不生”,一心不二,精專貞靜,不動不搖的“真意”;亦是“綿綿若存”,無...

《悟真篇》各家注本提要

王沐 (一)宋叶士表(文叔)袁公辅等注《修真十书悟真篇》(道藏律字64册)。叶士表注为绍兴三十一年,因系清修派,受同时翁葆光之攻击⑹。《三乘秘要》载宋嘉泰壬戍(1204)袁公辅斥文叔注混淆难考,...

金丹四百字

天臺紫陽真人張平叔撰 自序 七返九還金液大丹者,七以火數,九乃金數,以火煉金,返本還元,謂之金丹。 以身心分上下兩弦,以神氣別冬夏二至,以形神契坎離二卦。以東魂之木,西魄之金,南神之...

金丹四百字解四种

宋天台张紫阳真人著  栖云山悟元子刘一明解注 后学门人白玉峰刊梓  后学李云峰重刊 金丹四百字解  注疏四百字真义歌  学人二十四要  丹法二十四诀 ...

金丹四百字真义

天台紫阳真人张平叔撰  北宗龙门后裔闵一得注 自序注 七返九还金液大丹者,七以火数,九乃金数,以火炼金,返本还元,谓之金丹。 七以火数——火喻身中之神。九乃金数——金喻身中之气。以火...

金丹四百字注并序

天台紫阳真人张平叔撰  吁江蕴空居士黄自如注 七返九还金液大丹者,七乃火数,九乃金数,以火炼金,返本还源,谓之金丹也。以身心分上下两弦,以神气别冬夏二至,以形神契坎离二卦。...

青华秘文

青华秘文 紫阳真人张伯端撰  远师真人王邦叔授  东和希古渔人刘元一受 序 远师真人正邦叔,不知何许人也。时年十九,侍紫阳真人为弟子。见九年,不知大道之自然,亦不请问。一日侍师...

悟真篇阐幽

宋·紫阳真人张伯端著    清·云阳道人朱元育阐幽 序 《悟真篇》者,宋紫阳真人天台张平叔所撰也。紫阳出海蟾刘祖派下,为南宗第一祖,悯世人不知金丹大道,堕落旁门,特作此书,令学者穷理...

悟真篇丹法指要

王沐 一、基本精神 《悟真篇》收入于《道藏》、《释教大藏》、《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子部》中,在《文献通考》、《宋史·艺文志》中也均有著录。《四库提要》说它与魏伯阳《参同契》均为...

悟真篇诗小序

淮海参学弟子陆西星著   盛克琦初校 序 嗟夫!人身难得,光阴易迁,罔测短修,安逃业报?不自及早省悟,惟只甘分待终,若临期一念有差,立堕三途恶趣,则动经尘劫,无有出期。当此之时,虽悔...

悟真篇正义

紫阳真人张伯端著  元真子董德宁注 自序 夫修养之学,由来尚矣。夫子谓正心修身,孟子言存心养气,而黄帝曰:天性,人也;人心,机也,擒制之在气。老子云:“虚其心,实其腹”,“专气致柔”...

悟真直指

宋张紫阳真人著  栖云山悟元子刘一明解注 门人冲和张阳全校阅  九阳山印真子周金玺校正  后学李紫垣重刊 目录:  卷一  卷二  卷三 ...

張紫陽悟真篇

悟真篇 目次 序  2 卷之上:七言四韻一十六首 卷之中:七言絕句六十四首、絕句五首、五言四韻一首 卷之下:西江月十二首 後序 附錄 序 嗟夫!人身難得,光陰易遷,罔測短脩,安逃業報?不...

紫阳真人悟真篇讲义

云峰散人永嘉夏宗禹著 序 天台真人张平叔作《悟真》诗百余篇行于世,识者谓《参同》之后纔有此书。予闲中虽颇涉蜡,然未能识其妙处。云峰夏宗禹自永嘉来游幔亭,示余所为《悟真讲义》,章剖句析...

紫阳真人悟真篇三注

紫阳真人悟真篇三注 紫贤薛道光、子野陆墅、上阳子陈致虚注 经名:紫阳真人悟真篇三注。五卷,北宋张伯端原著,南宋薛道光、陆墅,元陈致虚注。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 目次 &nb...

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

【宋】翁葆光 注 悟真篇注释序 夫子尝谓余曰:天台仙翁道成授命紫阳真人之号于上帝,默相皇家,时尝隐显于世,人莫之识也。翁少偕我祖肄业辟雍,唯翁不第,夙挺灵根,因翫佛书,忽生击竹之感,...